隨著頭頸部手術日益增多,各種頭頸部手術對術中和術后體位的要求都很高。如手術中需采取頸部過伸位,按照傳統方法擺放手術體位,肩下墊肩墊,抬高肩部20°左右,頭后仰兩側用沙袋固定,此時患者頸部過伸,頸椎處于反常狀態,由于整個頭頸部的重力集中在頭枕部,術后頭枕部發麻的情況較普遍;另外患者在全麻狀態下,頸部肌肉、韌帶松弛,缺乏對頸椎的保護,易導致頸部酸痛。甲狀腺、舌甲囊腫、全喉、半喉、氣管成形等手術后,為減輕頸部皮膚縫合的張力,促進傷口愈合,醫師要求患者體位保持為低頭位或低頭含胸30°臥位。在仰臥時,尚可通過墊枕保持該體位。但當改變體位時,如側臥位、坐起或下床活動等,因缺乏相應的頸部固定措施,完全依靠患者意識,往往不能長時間保持該體位,或體位保持不到位,影響預后。對于有人工氣道的患者,同時會造成氣管套管與前壁相抵觸,易引起摩擦而造成出血等并發癥 。現在給大家介紹一款頭頸部手術體位頸托,使用后不僅在術中能很好地暴露術野,使手術順利進行;同時使患者更輕松規范地保持病情所需的術后體位,盡可能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。
使用方法
頭頸部手術術中需采取頸部過伸位,擺放手術體位時肩下墊一肩墊,平肩峰,頭枕部后仰于體位頸托“u”型凹槽內。根據患者的身高、胖瘦及頸部長短,在頸托中逐漸添加不同角度的插片,調整到所需角度即可。如患者頸椎生理弧度較小、頸部較短時,選用薄插片;如患者頸椎生理弧度較大、頸部較長時,選用厚插片,頸部能完全貼合頸托使固定更加牢靠,由于頸部得到良好支撐,舒適度也相應增加。
頭頸部手術術后為減輕頸部皮膚縫合的張力,促進傷口愈合,防止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,醫師常要求患者體位保持為低頭位或低頭含胸30°臥位。操作時先預計患者所需頸托的高度,若要加入插片時,將頸托中間的拉鏈打開,放入所需不同角度的插片,將頸托放入患者頸下,調整到所需位置即可。頭頸部手術術后患者體位常采用低頭含胸30°臥位,此時于頸托內同時放人厚、薄插片,調整到30°臥位。
作用
術中使用此頸托,可以充分暴露手術部位,減少體位移位,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。由于頸部能完全貼合頸托,頸部得到良好支撐,可減少因長時間保持手術體位而引起的術后頭頸部不適、頭痛、腰背痛、嘔吐的發生,從而增加舒適度。舒適度的提高,也真正體現了“以人為本”的護理理念。
術后使用此醫用頸托,可以降低頸部活動度,使頭頸部相對固定,不易移動,在患者體位改變時,都能較好的保持低頭含胸位,有利于術后體位的保持,促進切口愈合、功能恢復。由于頸部能完全貼合頸托,頸部得到良好支撐,可減少因長時間保持體位而引起的頭頸部不適,減少肩頸部肌肉酸痛和僵硬,從而提高舒適度。
頸托外罩采用防水纖維織物制作,血跡污染時方便拆卸清洗。可循環利用,提高利用率。此頸托結構簡單,設計合理,易于制作,實用性強。